close

記得有人說過specialist在專門的領域是95分的話,
其他的項目也要有及格的水準;
但一般的GP卻是每一樣都要強,每一科都要有85分以上的水準...

而所謂的85分,並不是指把病治得85%好就算了,
更不是說根管WL=20mm,結果封到17mm就好...
所謂的85分,是知道自己能力的極限,
把自己可以handle好的八成五的患者盡全力治療到自己能力所及的100分。
另外的超出自己能力的,要有自知之明轉診。

--

牙科有些小東西是我們容易忽略的。
照bitewing我們就一直在看caries,特別是proximal caries
有時候甚至沒有照根尖片,在這片子裡就可以看到的牙根斷裂,卻會被忽略。
我們太習慣做這件事情就是為了這個目的,
往往會顧此而失彼。

永遠不要忘記牙齒fracture的可能性。
也永遠不要漏掉妳所拍的片子上的任何一個資訊。
即使妳是為了一個很大的蛀牙而拍一張periapical film,
也可能因此而發現一個在角落lesion,
而它可能是一個cyst、可能是tumor...
在我們疲憊的看診生活中,
還是得要保持清醒思考以及敏銳的洞察力。

而搖動得厲害的牙齒(可能是periodontitis或是trauma from occlusion)
用咬合紙咬一咬其實可能什麼點都show不出來,
(咬起來牙齒就被推開了,哪有什麼高不高的?)
咬合調整,無論是開始贗復治療前的,還是之後的,
在調整真牙與假牙時,都別忘了再手指略過,用我們敏感的觸覺,去感覺些微的起伏...

--

大家都往專科的方向走的同時
基本的層面也是不可以忽略的
學士、碩士、博士,理論上博士應該是最博學之士,
以現在的眼光看,卻變成了專士,
變成為了要專,而把路走道最窄的等級。

專科醫師能夠把GP無法handle的那15%大部分搞定(但專科醫師畢竟也不是神,無法達到100%)
但是如果只看那15%的轉診病人,通常是無法養家活口的。

整個醫療體系救像是一隻手,手掌心就像是基層的醫師,而專科醫師就像是手指頭;
手指頭與手掌共存,手掌越大,普羅大眾能夠受到照顧的漏網機會就越少,
手指越往外長,專科水準越高,疑難雜症被解決的可能性就越大。
但是如果整隻手沒有變大,大家都往專科的方向走的同時,
而粗心地或是功利地忽略了醫療的基本面,
就像是一隻攤開來還是一樣大的手,只是手掌心變小了,而手指變長了(是往內長),
很多的病人就在科與科之間缺乏整體的照顧之下,死在手指與手指的縫中間。
就像流沙一般,從指縫流出去。

--

這個站為什麼老是要我分全站分類...
我覺得很難分啊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oryphee 的頭像
    coryphee

    CoRypHeE

    coryph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